5/20/2011

想開了就是天堂, 想不開就是地獄

想開了就是天堂, 想不開就是地獄


  • 西方人說:“同一件事,想開了就是天堂,想不開就是地獄。”
  • 人的煩惱多半來自於自 私、貪婪,來自於妒忌、攀比, 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苛求。
  • 托爾斯泰就曾說過:“大 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,但卻極少有人想改造自己。”
  • 古人說“境由心造”。 一個人是否快樂,不在於他擁有什麽,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的擁有。
  • 每天早晨醒來想想一天要做的工作是多麽有意義,滿懷信心地去迎接新的一天,
  • 然後在工作、生活中享受這個過程,當你安心地躺下來,今天已然成為昨天,明天還很遙 遠,享受你的睡眠。
  • 快樂是一種積極的心態,是一種純主觀的內在意 識,是一種心靈的滿足程度。
  • 一個人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快樂,就會找到幸福。
  • 我們覺得滿足和幸福,我們就快樂。我們的心裏 燦爛,外面的世界也就處處沐浴著陽光。

  1. 播下一種心態,收獲一種性格;
  2. 播下一種性格,收獲一種行為;
  3. 播下一種行為,收獲 一種命運。

  • 人的心態變得積極,就可以得到快樂,就會改變 自己的命運。
  • 樂觀豁達的人,能把平凡的日子變得富有情趣,能把沈重的生活變得輕鬆活潑,
  • 能把苦難的光陰變得甜美珍貴, 能把繁瑣的事變得簡單可行。
  • 去工作而不要光以賺錢為目的;
  • 去愛而忘記所有別人對我們的貶低;
  • 去給予而不要計較能否得到超值的回報;
  • 去運動而不管在人們眼裏自己的笨拙;
  • 去歡唱而無須在意人們的目光。
  • 這樣快樂地去生活,去感覺,去釋放自己的內在,把整個的人放鬆,
  • 讓你心思集中在你做的事上,而不必在意外在 的一切,
  • 讓 自我的內在得到徹底地展現。

管理與決策關鍵

道德風險乎?取巧風險乎? 管理與決策關鍵在於認清取巧風險維度
2011/03/29-魏東陽

歷經百年難見的大地震與海嘯後,日本再碰上核子災變。迄今為止,地震海嘯的影響暫時過去,但是核子災變的危機與可能影響,還未解除。就算解除,後續的重建工作,也會因潛在的核輻射要如何處理,仍待觀察。

原本全球對日本的復原能力深具信心,惟接踵而來的核電廠事故,卻遭到強烈質疑。不僅福島核電廠的直接管理者東京電力受到強烈質疑,連日本首相及政府也是,信任度直線下降。

因為向來都是重大天然災害的肇因,所以在地震與海嘯的研究與預防上,日本一直都是典範國;但對核子災變的應對,目前看來,顯然做得不夠。的確,前蘇聯對車諾比核災事故的後續影響,進行資訊封鎖;美國三哩島事件,災情還沒大到影響到鄰國,因此,這2起前車之鑑,都無法對設有核電的國家,提供真正有效的預防與應對參考,直到福島核電廠出事,世人才目睹、警覺核電廠事故嚴重性的實況。

雖然事故可以怪罪東京電力,但各國政府心裡有數,如果同樣事件發生在自己國土上時,能做的更好嗎?之前有做過這種超高標準管制與預防措施嗎?答案恐怕都是沒有。所以各國對福島事件,批評聲浪並不高,更擔心的反而是自家核電廠與核能政策是否適當。十分接近日本的台灣,民間對於政府的核能政策與台電核電廠的安全管理檢驗,尤其強烈,這點並不為過。

東京電力曾有隱瞞事實的不良記錄,連帶衍生出福島核能事件是否與道德風險有關?也就是說東京電力,乃至日本負責管理與監管核電的政府單位,過去是否都有某種怠惰與投機取巧的責任?如果說有,並不意外;如果說沒有,沒人相信。但是在近海發生9.0級地震與海嘯,這麼罕見的天災,怎麼批評都對,而怎麼辯解也都可以。回頭看看台灣過去發生的921地震與88水災,就明白了。畢竟,一旦採用最嚴格的標準行事,大概核電廠就不用蓋了。


取巧行為無所不在

道德風險這名詞,是經濟學者從保險業那裡借來用的。原意是指投保人保了險,舉例說,如車險,駕車時有恃無恐,出車禍機率反而高過沒有買保險的駕駛人。經濟學者把這個名詞運用到政府與金融機構財經決策,乃至人類行為上,逐漸為大眾熟悉。2007年次貸危機引發金融海嘯時,美國學界就是否該對大型金融機構等進行紓困論戰時,經常提到這個名稱。

用道德2字,基本上很有哲學味道;但如何界定,一直很困擾。如果用投機取巧風險,或簡稱取巧風險,比較貼近一般大眾,容易理解。

什麼是取巧風險?闖紅燈,隨便亂停車,不走斑馬線而從安全島橫跨馬路,行車時亂超車,就是取巧風險,因為通常都沒事,取巧很容易成功;倒楣時,碰到行車記錄器,或剛好被交警碰到或路口監視器拍到,不是被開罰單,就是被車撞到發生交通事故,風險兌現。

不久前,台中1家夜店大火,社會一片指責聲,受難家屬泣不成聲,店家更是悔不當初:多花一點錢改善裝潢,就不致危及人命、吃上官司與大筆賠償。可是,每家建造不合建築規範的建商,或經營未符合消防規定的店家,不都是因取巧而降低成本、提升相對競爭力增加獲利嗎?沒事發生,取巧成功;有事發生,輕則小破財,重則難料,難估的還有負面的外部效應(社會上與此事沒有直接關係的人或物,受到損害或不利影響)。

管教孩子時,心情不好,隨手打一巴掌,通常沒事,至少沒大事(也有可能打聾);不過,現在有家暴法,孩子提出告訴,就有麻煩。不提告訴,下次再來一巴掌,一次再一次,結果?就算孩子表面沒事,但潛在的暴力傾向或仇親情結,也會逐步累積,遲早會在某天或某種情況下,出現不可測行為。打一次是取巧,取巧成功,就有第2、第3次,直到風險兌現。

警察吃案,信用卡逾期繳款,山寨產品,偽劣產品等,廣泛地說,取巧行為,不僅政府機構與人員,企業老闆與員工,而且每個人、每天都有,甚至隨時都有。不好好沖馬桶,不好好刷牙,不按時睡覺,一定年紀後不做健康檢查,有病痛不看醫生,都是取巧行為。


取巧成功率與風險

取巧有什麼風險呢?風險會有多少、多大呢?風險出現的機率有多高呢?每種行為都不相同,後果也不同,隨著時間、次數與事故發生的嚴重性,都不相同。

就小事言,不好好按醫生建議刷牙,牙痛是必然的,牙齒會早些掉光也是必然;不做健康檢查,就算年紀才30來歲,什麼時候心肌梗塞就難說的準。過勞死現象,不只是在日本,也不只是50歲以上才會發生,在台灣,有愈來愈多這樣的案例。

從個人、夫妻、親子到親屬,延伸到組織或單位。政府機關或企業內,上司管理方式是否公平,同事之間的交流與做事態度,上司與下屬之間互動模式,也都存在取巧的便利與潛在風險。員工對上司或企業的某一項措施或行為不滿,就像孩子被父母打一巴掌,第1次可能沒事,次數愈來愈多,就是在考驗員工的抗壓與抗辱能力,若沒有相對的平衡措施,如較高的薪資水準或較適當的投訴管道,一段時日後,這個單位或整個企業要經營得有效率或有生產力,恐怕緣木求魚。

政府政策也一樣。以油價來說,碰到國際油價大漲時,為了選舉,執政黨都會採行凍漲或補貼措施。用照顧老百姓生活的理由實施,實則是為避免選票流失的取巧行為。一次二次後,人民建立預期及比較心理,如果那個黨敢提議「隨國際行情反映國內油價」,等於擺明準備接受失去執政權力的後果。明知這項措施,不利未來財政收支,對納稅人與用油量不多的人不公平,執政黨還是會採行,反對黨也不敢全力反對。這種決策與監督上的取巧行為,稱之為民主社會病態之一,不為過。

股市與投資也一樣。沒有做好應做的功課,沒有做好應做的產業研究,就砸下大筆資金或盲目擴廠,基本上也是一種取巧行為。


多層瞭解 多層保護

使用道德風險名詞的經濟學者,某種程度上也有取巧行為。經濟學上常用到「如果其他條件一樣(Ceteris Paribus)」的前提,即在(投入) A的情況下,就會產生B或C的結果。這麼做,是為了建立像數學般恆常不變的模型,或像物理學一樣確定的科學理論。不這樣,就很難建立相關知識與學術基礎,基本上是必要的。

但這麼做,也把人類行為上難搞、難測的變數全部抹除。很多經濟、投資或金融理論,經過一段時間後,就很容易變調,一次次的修正,出現古典、凱因斯、新古典、計量、貨幣,或奧地利、芝加哥等經濟學派,好複雜、難解,還經常彼此爭論不休。

從歷史上各次經濟金融危機,到2007、2008年金融海嘯;台灣的88水災,日本福島核災,都可以清楚看到取巧行為的成份在內。取巧的本質就是為了方便(省時間、省勞力、省腦力)或有利可圖(省成本、有短利),所以從我們個人日常行為,到家庭,到組織,再到政府,甚至國家與國家間(如貨幣匯率與貿易),都有取巧行為在作祟、在推動。至於風險,除了立即可見的取巧行為外,還要由能否看得多大、多深、多廣與多久等維度而定。

對取巧行為與其風險的認識增加後,我們就能瞭解,如果取巧的所得,遠不如遭逢風險後的可能損失,那麼日後我們在做出選擇與決策時,行為上就會增添一層保護機制。

郷村美色任我遊

我們常常說風景優美,這是難得一見的美景介紹。看看風的顏色,想像一下風下的溫柔,又是人生一大樂也。

請連結